电子秤的设计实验报告-贵州闽北衡器有限公司

Website Home

电子秤是采用电子方法称量物体重量的一种衡器。它一般由传感器和显示装置两大部分组成。用得较多的传感器是电阻应变式和半导体应变式。将一组应变片贴在一个弹簧体上,并把应变片接成电桥,当重物作用在弹性体上使它变形时,会引起应变片变形,使其电阻值发生变化,从而使电桥平衡受到破坏。这样,电桥就会有信号输出,而这一点信号代表了物体的重量。重量的显示可以是模拟式的,也可以是数字式的。电子秤的精度受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制约,其量程从几千克到成百上千吨,几乎是无限的。数字式电子秤的重量信号可以直接用微处理器运算,因而能和计价器方便地联在一起,成为计价结算的流行工具。电子秤设计与制作是测量电路的设计:设输出电位为,输入第一级放大电路输出,而可变电阻的实际有效接入部分的阻值相等。—、+两端的电位应近似相等。集成运算放大器OP-07:OP-07有A、D、C、E各档,它是高精度运算放大器,具有极低的失调电压(10μV)和偏置电流(0.7nA),它的温漂系数为0.5μV/℃,OP-07具有较高的共模输入范围(±14V),共模抑制比CMRR=126dB,以及极宽的供电电流范围(从±3V到±18V),双电源供电。OP07一般不需要调零,如需调零,可在1和8管脚之间接一个电位器,阻值可为20k。A/D转换与显示A/D转换:一般电子秤的A/D转换精度越高越好,A/D精度越高,电子秤的灵敏度越高。数码管显示:采用4位共阴数码管显示电压值。考虑到元器件的购买,统一采用7407驱动数码管。具体连接电路如图所示。鼓励采用自己的显示方式。电子秤电路调试:1.根据应变式传感器已经装在传感器试验台上。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可用万用表测量同一种颜色的两端判别。2.接入电源,拨通电源开关,将实验板调节增益电位器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,再进行仪表放大器调零,方法为将仪表放大器的正、负输入端接地短接,调节电路板上调零电位器,输出的电压读数为零,关闭电源。3.直接将放大器的输出与实验台的串口相连,利用CSY9.0软件采集数据,并分析系统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。或者送入DRLAB开放式传感器实验平台,测量出重量误差。4.根据系统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为输出值,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。满量程输出平均值。可以的附图更有说服力要求有着规范的格式,必须做到观点明确,论据详实,条理清楚,文字简练,格式规范,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创新性,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。会计实验报告,规范的格式为:一、确立标题。二、标题下面,注明以下内容:(一)实验人的姓名、学号、所在院系、专业班级;(二)实验项目;(三)实验方法,采取的是验证性实验、演示性实验、综合性实验,还是操作性实验。一般会计实务实验方法都是操作性实验;(四)实验地点;(五)实验年度;(六)指导教师。三、报告正文(一)实验目的及要求:1、实验目的;2、实验要求;(二)实验的流程1、建账;2、识别,审核,和整理原始凭证;3、编制记账凭证;4、登记账簿;5、试算平衡;6、对账、结账;7、编制会计报表。(三)会计实验的收获及体会实验报告要反映出实验人经过会计实验,基础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验证,并使实验人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。而会计工作的特性,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必须细心、耐心,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。昨天深夜CNNHealth作了一篇科学报导,今天大概很快就会传到亚洲主流媒体版面。它说,科学家作了一些实验,发现多用Yahoo!搜寻或Google搜寻,当你变成很熟练的重度使用者后,可以享受「练大脑」奇妙功效。美国UCLA的神经科学专家找来24个中老年人(55~78岁)作实验对象,这24个人经过特意挑选,有一半是「重度使用者」,也就是常常使用电脑、对网路也熟练的人,另一半是「轻度使用者」,其它的控制变因全部一样。科学家将这些人送进MRI的脑部扫描机,同时间让他们看一个电脑的浏览器,他们的手可以自由的操作键盘和滑鼠。第一部份,科学家先请他们在萤幕上看一本类似「书」的画面,好多好多的字,请他们阅读,并且直接用眼睛找一些字句。MRI脑部扫描机监看着他们大脑的变化,侦测到大脑的visualcortex在运作,也就是掌管语言与阅读的那块,这部份科学家早就知道了。然后来到第二部份,科学家这次给他们一个Google萤幕,要他们搜寻一些资料。没想到MRI扫描机这次除了侦测到刚刚那些语言、阅读在动之外,也看到frontpart动了起来,这部份是掌管「决策」与「逻辑」的。这部份动起来,科学家更发现那些「重度使用者」的动的状况,是轻度使用者的二倍。有趣的是,科学家看到这样的实验结果,竟然承认他们自己也无法解释为何「重度使用者」会比较去逻辑?去思考?于是,他们给了一个有点勉强的解释。他们将使用者面对搜寻引擎比喻为「碰到一个困难的考题」,轻度使用者因为对它莫法度、不会解,所以就不会去「启动」脑中的逻辑回路。而重度使用者因为知道该怎么解,所以就会去启动脑中的逻辑回路,请大脑帮忙「解题」。实在有点勉强。而另一个科学家(不同家的)则对此研究报告不屑的说,这个finding有何了不起?就像你找来两组人,一组爱运动,一组不爱,然后再研究他们可以运动到什么程度,当然会发现,爱运动的那群人,显示出他们的肌肉用得比较多啊!换句话说,科学家找到了这个有趣的结果,却无从解释Why。我想,科学家本身大概也不是搜寻引擎的重度使用者,哈。我认为,原因还蛮容易推敲的。你可以回想一下,轻度使用者在旁边和你一起搜寻的经验,或者你看着轻度使用者在使用搜寻引擎的经验,你会感受到,他(她)都是这样使用搜寻引擎的:来,我们来搜寻《海角七号》,就把海角七号打进去;我们来搜寻「Mr.6」,就把「Mr.6」打进去,然后按下搜寻键,他们以为搜寻就这样,已经做完了,若拿他们脑袋来看,会发现他们其实没「动到」脑袋。但重度使用者,由于已在搜寻引擎「练战」许久,一天要练战十几回,所以……他们善用关键字。下关键字的感觉,就好像在下棋一样,如果要搜海角七号的DVD在哪卖,他们会搜:「海角七号、DVD」,然后为了防止资讯型的跑上来要加个「购物车」,为了防止广告跳上来要加个「官方」或「正版」等等(可能不是一个很适当的例子)。总之,当你看到重度使用者玩搜寻引擎,两只手、十根手指在那边动呀动的,像八爪章鱼的脚,一付准备好大展身手,仿佛也可看到,他的脑子里肯定也正在呼噜呼噜的运转着、盘算着、计量着……。报导也另外提到一位七十一岁的老人JewelHall,每天仍用她心爱的笔记电脑上网。她解释,搜寻引擎真的让她感觉到「一直在思考、一直在思考」,她思考的东西包括:「这样搜寻会搜得出东西吗?」「要不要试试看用其他的字来搜寻?」「要用哪些字的组合才会跳出最理想的结果?」真的好像在下棋,不是吗!一次想很多步,一次放出好几条野马出去,同步在思考,为了一个简简单单的主题。这篇报导直接说明两个创业机会:第一、如另一个部落客老话重提的,就在「搜寻广告」上,既然这群重度使用者的大脑,在使用搜寻引擎时是处于与平常不同的「聪明」的、火力全开的最佳状况,那,这时候丢给他们一些有道理、有深度的广告,他们可以瞬间全盘吸收,虽然这是关键字广告本来就有的道理──它是在人们处于「找东西」(scouting)状态下所丢出的广告,自然被点击率、甚至购买东西的转换率都会提高许多,但,如果让这些关键字广告「再更深一点」,说不定又有另一个层次的效果,或许谁可以试试看。第二、上次有写到,「健脑软体」的产值最近不断地攀升,如果搜寻引擎真的可以「健脑」,那厂商可以刻意的包装搜寻引擎,让它们变成简单又好玩的健脑小游戏,我们甚至可以将它设计课程,让这么多人使用搜寻引擎,共同做某一个目的,这些人搜寻、寻宝、找到宝藏之后的这些搜寻结果,本身或许可以再包装起来卖钱!笔电叔叔<ahref=".nbuncle/news/2008-10/5164.html#ixzz0KjP1aLKP&amp;D">.nbuncle/news/2008-10/5164.html#ixzz0KjP1aLKP&amp;D</a>笔电叔叔(<ahref=".nbuncle">.nbuncle</a>)这个要求还是不难的,不过制作报告还是只有自己来写的。可以自己提供素材,才能百分百原创。支持在线预览效果。题目1: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一种生物细胞一:实验目的:1.制作临时装片2.独立使用显微镜,观察生物细胞.3.画出生物.二:我需要的材料用具:生理盐水.稀碘液.镊子.刀片.滴管.纱布.吸水纸.载玻片.显微镜.消毒牙签三:我自己准备的材料:口腔上皮细胞四:步骤:一.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.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2.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,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.把牙签上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4.用镊子夹起盖玻片,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,然后缓缓地放下,盖在观察的材料上,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.5.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6.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,使染液侵润标本的全部.